爱因斯坦:我愿意成为一名佛教徒

2013-06-17  金城  2856

科学是人类对佛学的验证

“如果世界上有一个宗教不但不与科学相违,而且每一次的科学新发现都能够验证她的观点,这就是佛教。”《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

“我不能设想真正的科学家会没有这样深挚的信仰。这情况可以用这样一个形象来比喻:科学没有宗教就象瘸子,宗教没有科学就象瞎子。”——《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第182-183页。

“空间、时间和物质,是人类认识的错觉”。——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个和平主义者,他为人和蔼友善,同时谦虚却又特立独行,从而受到广泛的尊敬。他有时会讲讲笑话,并爱好航行和拉小提琴。他还是个心不在焉的教 授,经常丢三落四,专心于思考物理问题而忽视周围的世界。他还是位素食主义者。他曾说:我认为素食者的人生态度,乃是出自极单纯的生理上的平衡状态,因此 对于人类的理想是有所裨益的。

爱因斯坦相信一种宇宙宗教感觉(cosmic religious feeling),但反对一个人格化的神。他曾说: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而佛教包括了对于未来宇宙宗教所期待的特征:它超越人格化的神,避免教条 和神学,涵盖自然和精神两方面,它更是基于对所有自然界和精神界事物作为一个有意义整体的体验而引发的宗教意识。佛教正符合了这个描述。如果有任何能够应 付现代科学需求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未来的宗教将是一种宇宙宗教

它将是一种超越人格化神,远离一切教条和神学的宗教。这种宗教,包容自然和精神两个方面,作为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必定是建立在由对事物的——无论是精神,还是自然的——实践与体验而产生的宗教观念之上的。佛教符合这种特征。

——爱因斯坦

    

  原文如下:

    

   “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Buddhism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what would be expected in a cosmic religion for the future:it transcends a personal God,avoids dogmas and theology;it covers both the natural &spiritual,and it is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spiring from the experience of all things,natural and spiritual,as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it would be Buddhism.“- Albert Einstein

  [1954,from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出自1954年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的《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一书

与弗洛伊德的意念实验

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是两位世人敬仰的大师。爱因斯坦思维敏捷深邃,思路广泛无所不及,他曾研究过《大藏经》、《易经》,他知道科学是有局限的,在他的日记里曾三次提到《易经》,并写道:“如果将来有一个能代替科学学科的话,那么这一学科唯一的就是佛教。”虽然佛经只是无边佛法的一部分,爱 因斯坦已从佛经中看到了佛法超科学的端倪。爱因斯坦与弗洛伊德对科学抱着真正求实的态度,而对神奇的超科学现象,并没有随意否认和排斥,而是颇有兴趣,进 而去思考论证。

当时在欧洲有一位特异功能高手,善于通灵术与隐遁术的大师沃夫梅森,他生于华沙附近的小城可拉卡尼尔利亚的犹太人聚居地,能用意念指使他人。1915年物理大师爱因斯坦与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对当时世界第一号神奇人物沃夫梅森在维也纳之郊的一间寓所,进行了一次轰动世界的实验。

弗洛伊德于心中发出无声的命令:要梅森在一分钟内,到隔壁卫生间取一把镊子,拔下爱因斯坦的三根胡须。

弗洛伊德默念一停,梅森立刻照办。奇怪的是,爱因斯坦彷佛被梅森施了魔法,像木人一样,毫无反抗地让梅森顺顺当当地拔下三根胡须,时间恰好是一分钟,两位伟人在铁的事实面前,惊得目瞪口呆。

“我知道很多人,会无法接受,因为这方面的信息接触得太少了。多接触一些现在最前卫的科学发现,你就会慢慢明白,人类对宇宙、对地球和对人体是多少的无知。人体对现在的科学家来说,还是一个迷!永远的迷。”

“当科学家登上一座高山后,却发现神学家早就坐在那里了!”——爱因斯坦

我愿成为佛教徒

爱因斯坦所写自传的谈论中谈到:“我不是一名宗教徒,但如果我是的话,我愿成为一名佛教徒。”

佛教,爱因斯坦说了什么?

一. 爱因斯坦的原话

‘…The religion of the future will be a cosmic religion. It should transcend a personal god and avoid dogmas and theology. Covering both natural and spiritual,it should be based on a religious sense arising from experiences of all things,natural or spiritual and a meaningful unity. Buddhism answers this description. If there is any religion that would cope with modern scientific needs,it would be the Buddhism.’

——Albert Einstein [1954,from 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edited by Helen Dukas and Banesh Hoffma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摘自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1954年出版的{Albert Einstein:The Human Side}{人道这边}一书

直译(译文):

“未 来之宗教,乃关乎整个宇宙之宗教。其所尊崇之‘神’将超越人格化之上帝,其教理之圆融,将胜过世间任何之教条,乃至神学。不外乎‘物质’和‘精神’两方 面,其教理之基础,乃源于对所有——由‘精神’或‘物质’,或‘精神与物质之不思议结合体(有情众生)’所产生之一切现象和事实之概括与总结。佛 教对此有相关论述。假如世间还有一种宗教,能与现代科学研究之需求而相适应,此一宗教,非佛教莫属也。” —— 爱因斯坦

意译(译文):

“未 来的宗教,必定是一个关于整个宇宙人生真相的宗教,是一个超越了神学教理的宗教。其教理,不外乎‘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是建立在现实世界中所发生过 的大量的事实、现象、经验和经历等等基础之上的,或者说,是源于对自然界中——精神、物质以及二者的不思议结合体(有情众生),所发生过的无数事 实和现象的概括和总结。对此,佛教有相关的回答和描述。现代科学研究,已发展到需要某种宗教意义上的指导阶段,而能够堪当此任者,也许只能是佛教了!” —— 爱因斯坦

精炼(译文):

未来宗教 宇宙尽照

教理圆融 超越神教

源于事相 根本三条

精神物质 尊卑老少

佛陀教诲 通达细妙

现代科学 需求指导

堪当此任 莫过佛教。 ——爱因斯坦

二.爱因斯坦话中话

从 上面爱因斯坦的这段话中,我们不难体会,首先,爱因斯坦对于佛教与科学的相融性,给予了极大肯定;同时我们也很惋惜地看到,爱因斯坦没有读到或闻到过真正 的‘大乘佛法’,他所看到的只是‘不解如来真实义的英文版佛学书刊,而多半是属于‘因果’方面的。’否则,他对佛教的理解和体会将远远超过这段文字所表达 的意境。因为,单就对佛教教理的认识,就存在着偏差。佛家的教理是自性的自然流露,心外无法,心外无理;而根据爱因斯坦的这段话,他对佛教教理的认识是: 佛教的教理,有许多事相(事实真相)做证明,做支持;佛法教理的真实性、合理性是源于现实生活和现实社会以及自然界中所发生的事件,现象等等的证明。因 此,我们可以推断,爱因斯坦可能看过的‘佛教因果书’比较多。

其次,在爱因斯坦的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关键词是‘现代科学的需要modern scientificneeds’,我们必须要问,到底是什么需要?现代科学研究究竟需要什么?从爱因斯坦相对论中,我们不难发现,爱因斯坦的思维已随着他的超光速的物体在地球视野中的消失 而进入了另外一个维次空间,他在冥思苦想,这个空间到底是什么境界?此时,他一定想到了上帝,和上帝所生活居住的空间,想到了宗教对于那个维次空间或天堂 世界的描述,等等;更不可思议的是,当他想到,这个超光速物体,假如能无限制地提升速度,这个物体一定会突破并进入各种无量维次的空间,假如这个物体是一 种飞船,我们就在这个飞船里,此时,我们一定会见到无量维次的空间世界,而每一个维次的空间一定都居住着各种不同形态的众生,于是,宇宙或人类只有一个上 帝的神学学说将被打破。此时的爱因斯坦一定认为:人类心目中的上帝(也就是人格化了的神)不止一个,实际上有无量多,因为宇宙有无量维次的空间,所以爱因 斯坦才说‘it should transcend a personal god,主宰宇宙的‘神’(爱因斯坦所指的‘神’,应该就是我们讲的‘佛’)将超越人格化的上帝。‘相对论’的问世,使爱因斯坦对上帝的真实存在性产生了 极大的信心…。至此,随着爱因斯坦的想象,我们不妨假设,假如这个飞船的速度能够像我们的意识,于一念倾可以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我们是不是不离这个‘业报 体’就进入了一真法界?回答是肯定的,但是,这只是个愿望而已,现代人类还没有这个无限制提升物体速度的能力。

显然,爱因斯坦的科学研究, 已超越了三维空间,他需要一种超越时空灵感的指引,或者说他需要研究方向上的某种指导,因为,对超光速物体的研究,必然会把研究的目标多半都定位在无形物 质上,即‘意念’或‘念力’的方面,换句话来说,现代科学的研究需要一种宗教的指导,而能与这种需求比较相应或匹配的宗教,爱因斯坦说:“也许只能是佛教 了;it would be the Buddhism.”。

于是,‘相对论’把‘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和‘宗教’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现代 科学研究为什么需要宗教?从上面的分析中不难看出,现代科学研究的范围已超出了三维空间,‘时’、‘空’的绝对不变性受到了挑战。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把我们带到了超三维空间。而超三维空间,对我们的科学家来说,是个冥想的世界。佛家的禅定,突破了三维空间,他们可以在禅定中到达不同维次的空间和世界, 随功夫的浅深,突破的维次不同。所以,要想研究超三维空间的世界,科学家的确需要有成就的佛家高僧大德的指导,或者说需要佛教‘大乘佛法’的指导。佛在经 上讲,世出世间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万法唯心造,一切法不出一心,十法界不出一心,现代科学的知识体系当然也不出一心。超越时空的研究,将偏重于 对精神或意识的研究,也就是,对心力或对念力的研究。念力是精神,是能量,是无形的,物质是有形的。爱因斯坦的‘质’‘能’转换公式就是:E = M *C?;虚空中,巨大的无形的能量聚集(E),会产生物质(M)。

这个结论就是说,精神和物质是可以转换的,精神和物质是一,不是二。这与佛法上的‘若真识心性,大地无寸土’的说法相应。无量寿经上的‘堂宇房阁。广狭方圆。或大或小。或在虚空。或在平地。清净安隐。微妙快乐。现前。无不具足。’就是‘念力可以变现出物质’的例子。

三.宇宙的形成与过去、现在、未来三者的同时存在

其次,关于宇宙的形成,我们把‘佛’和‘现代科学家’的说法做一个比较。

科学家推测:宇宙是由一个直径为1*10???cm的微粒,在瞬间爆炸而成;

佛告诉我们:宇宙,虚空法界是从‘无’中,一时顿现,本来无一物。

然而,不管宇宙开始是怎么形成的,有一点必须要注意,即:一时顿现(或大爆炸)后的宇宙,里面的一切物质,或物质团,乃至某个星系,都以各自的速度在各自不同的能量轨道上运行。

可以推断:佛说的‘十法界’,有10个速度区间,每一个法界中所有的物质(或星系),其运行速度是相对稳定的,或相对为零。

如,我们的人法界,相对于地球,速度在0~C(光速)km/s;既:三维空间物质的运行速度是0—C(光速)km/s;四维空间物质的运行速度是,C1-C2km/s;第n维空间,物质的运行速度是:Cn1 ~ Cn2 km/s.

而 每个速度区间,又可以划分出无数个速度区间,由此可知,佛讲的‘百界千如’就是指无量维次的不同运行速度的空间。所谓金刚不坏体,一定是由相对于地球来 说,运行速度极快的物质组成。速度快到极处,尽虚空遍法界,无处不现,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也就是,不去不来,不生不灭,非过现未来。那么,一真法界离我 们有多远呢?一定是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根据公式:lv = l0√1-(v2 ∕ c2),当物体的速度达到或超过光速之后,物体的长度或体积已为零,对于地球上的人来说,这个物体似乎消失了,实际上,它并没有真的变短、变小或消失,而是完全 或部分示现在与它的速度相匹配的另一个维次的空间里了。当它的速度与我们的空间速度相匹配时,我们又会再次看到它。因此,在0~C光速之间,实际上存在着 无量的维次空间,就像飞行的物体,所谓变短或变小了的那一部分,不是真的变短、变小了,或消失了,而是示现在另一个维次的空间里了。

佛家讲 的‘禅定’,是指我们的心,所处的一种状态,在什么样的时空,取决于我们心的清净程度,或取决于我们心识的运行速度,只要我们有能力把心识‘定’在某个 ‘速度’段,与该速度相匹配的‘境界’就会现前。不同的空间,物质的运行速度不同,越是高维次的空间,速度越快,我们的心所需要的禅定功夫也越深。(不知 这种认知与实际是否相符?)

其次,在禅定中,我们可以见到未来,也可以回到过去。而爱因斯坦,则借助于他的‘相对论’认为,物体可以通过改变它的运行速度使它从现在可以进入未来,也可以回到过去。所以他得出了‘过去、现在、未来’同时存在的结论。

在这一点上,佛和爱因斯坦达成了共识,所不同的是,对于‘过去、现在、未来三者同时存在’的结论,佛是‘亲证的境界’,而爱因斯坦是通过相对论的公式推导得出的(时间的超前或倒转)。

真所谓:过去没有灭, 现在没有生, 未来已存在。何以见得?

过去没有灭——因为我们从当下可以回到任意的过去;华严盛会没有散。

现在没有生——当下刹那已成为过去;

未来已存在——因为我们可以从当下到达任意的未来。

但 是,依据佛讲的因果定律,应该认为,未来虽然已存在,但它是处于变动的状态,随念力,愿力和业力的变化而变化,换句话说,愿力可以改变未来。否则,断恶修 善改命运就不成立了。举例说明,假如今天我入定,进入20年以后的我的境界,所见到的状况是不善的,出定后,马上忏悔,断恶修善,三年后,再入定进入17 年后的境界(与三年前入定进入的境界,时空相同),将发现境界完全发生了变化,好得不得了!。同样的道理,如果继续为‘恶’,那境界会差得不得了!

由此可见,科学与佛法在‘相对论’的牵引下,在不容抗拒和否认的事实中,将融成一体。

四. 佛法与科学的重新审视

那 么,什么是佛法,什么是科学?聪明的人,有善根的人,一定会回过头来,重新冷静地,理智地审视这两个极为‘耳熟’实际却非常‘含糊’的概念。这两个概念, 决不是用我们一般平时的方法所能理解的,所谓‘佛法无边’,佛法中所包含的意趣,无量无边。我们世间的现代科学,比起佛法,就像一个刚刚产生的婴儿,太幼 稚了。何以故?请看觉者的论述,自得答案。

什么是佛教?佛教是关于宇宙和人生真相的科学教育。

什么是佛法?佛法是关于宇宙人生世出世间一切法的总称;是觉者的知识体系;是现代科学之母。

什么是科学?分狭义和广义。

1.狭义科学:是佛法极其微小的组成部分。是现代人和现代社会所能公认的反映自然、社会、思维等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显然,这是一个局限在三度空间内的定义;或者叫三维空间范围内的

科学的定义。对于超三维空间,乃至无量维次的空间范围,我们需要涉及整个宇宙范围内的科学的一个‘广义’定义。即:

2.广义科学:是全面反映整个宇宙人生真相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

至此,我们不难看出,广义的科学就是佛法。

佛法是宇宙真实的科学。

我 们现代社会的人,受历史的影响,受‘人云亦云’的成见影响,都迷在现代狭义的科学里,把能够认识和解释的现象及事实,称做为‘科学知识’;而把超出自己认 知能力范围的现象和事实,称之为‘迷信’。举个例子,现代人谁能把一台电视机当做‘迷信’产物?不可能。现代的每个人,都会说‘电视机是科学的产物,绝不 是迷信。’然而,如果时间倒退2000年,假设2000年前,有一个人,说:‘我要有一台电视机就好了!’,旁边的其它人,必定说这个人,迷信!就像现代 人说‘我要是能飞就好了!实际上,人在脱离引力之后,就可以飞。’因为,电视机在当时的世间是不可想象的。我们现代人把古人说的‘照妖镜’、‘千里眼’以 及‘千里顺风耳’说成是迷信,那么,现在的‘可视电话’,不就是古人说的‘照妖镜’和‘千里眼’以及‘千里顺风耳’吗?从这里看出,古人的迷信不就是现代 的科学吗?同理,现代的迷信就是未来的科学!

事实上,即使是三维空间,我们能够探究的领域也很有限,何况超三维空间。而科学家依据现代的条 件或手段还不能探究的领域,到底有多少呢?可以说是‘无量无边’。而对于这些无量无边领域内所出现的不思议现象和事实,当我们不能用三维空间的知识和经验 来解释或认识的时候,我们就武断地把它定义为‘迷信’,这是人类和宇宙的悲剧!这不是一个真正科学家的态度。

爱因斯坦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建议我们,要把所谓具有迷信色彩的宗教,尤其是‘佛教’,作为现代科学及未来科学研究的总指导,爱因斯坦无愧于宇宙真正伟大的科学家。

应该说,整个宇宙,尽虚空遍法界没有‘迷信’,有的只是我们还没有能力认知和理解的现象和事实。

恳请十方大德、人士给予指正,参与研讨。

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涂苦

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 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

中国大陆弥陀弟子;妙音(明寂)。

Saturday,May 31,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