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福后的健康隐患

2013-07-30  金城  4100

从古至今,富贵人家长得都是肥头大耳,珠圆玉润的。当然少数例外是有的,咱不说个案。

在古代,“发福”本义是指得到福运、福气。现在多用来作为发胖的客套语。“发福”一词含义发生变化但是作为反映人体健康状况的指示没有太大变化。

什么样的体型是标准的?有很多职业都是影响人的体型的,比如运动员中的体型差异很大,举重的个矮敦实,体操、武术、健美的有倒三角,游泳的被公认为最匀称。除去这些特殊职业,大部分还是普通人。普通人最标准的体型请参照佛像,多拜拜佛还是好的,用陈安子的话说,把佛像映入梦想版。能不能成佛说不了,但长时熏修也能落个慈眉善目的模样。

中年“发福”几乎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所以长期以来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因为已经见惯不怪了。有趣的是大部分人在媳妇怀孕的前后都会发福,然后是小孩刚成年后会发福。最后是晚年大病之前要发福。

刚毕业那两年,非常羡慕啤酒肚,认为那是“成功”的标志。恨自己骑着破单车满城转,养不了膘。等媳妇怀孕了,“成功”标志不求自得。不过这时发福还是比较匀称的胖,精力、体力都很棒。但以后若有的发福都有健康隐患,写此博文,亦当自警。

现代医学证明,中年“发福”与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许多常见病都有一定的因果关系。

中年发福的元凶大致可归类为以下几项,最主要是因为基础代谢率下降。

一、基础代谢率下降:

人体的基础代谢率在过了25岁以后会慢慢下降,平均每10年减少2~5%,因此虽然40岁很有可能基础代谢率只有25岁的九成,若摄取的热量与25岁相同的话,就会造成热量无法消耗而囤积体内造成肥胖。

二、饮食太过油腻或精致食物:

中年时期是许多人达到事业高峰的时候,交际应酬不断,精致食物或太过油腻的食物多属于高热量食品,多余的热量在身上堆积成了一层层的脂肪,是造成中年发福的元凶之一。

三、活动量下降:

人一旦到了中年后体力会大不如从前,因此活动量下降、运动量减低也是造成中年发福的原因之一。到了中年后运动量不如以往20、30岁的年轻人,加上事业忙碌,没有规律的运动习惯,消耗热量的速度比不上补充进来的热量,自然就容易发胖。

四、慢性病的困扰:

中年人容易有慢性病,有一些慢性病的药物也会造成肥胖,像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与气喘等病症的类固醇药物等,这些药物会促进食欲并且造成身体内水分的滞留,让病患容易发胖。此外,治疗忧郁症与躁郁症的药都有促进食欲的效果,而且服药过后会让活动力下降,热量就会慢慢囤积,造成肥胖。

美国医学专家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如果改变不良饮食习惯和坚持科学地锻炼身体,中年不“发福”是可以实现的,由“发福”而导致的许多常见病也是可以避免的。

本人比较传统,每次看到国外砖家的最新报告后都要翻一翻老祖宗留的好东西。因为我们的老祖宗早就研究透了。下边引用一些:

古人说肥胖

《黄帝内经·奇病论篇第四十七》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

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痹。夫五味入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

故东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鱼盐之地,海滨傍水,其民食鱼而嗜咸,皆安其处,美其食。鱼者使人热中,盐者胜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为痈疡,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者,亦从东方来。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处,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风,水土刚强,其民不衣而褐荐,其民华食而脂肥,故邪不能伤其形体,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黄帝内经·八正神明论篇第二十六》

故养神者,必知形之肥瘦,荣卫血气之盛衰。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养。

《黄帝内经·通评虚实论篇第二十八》

凡治消瘅、仆击、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疾也。

《黄帝内经·风论篇第四十二》

风气与阳明入胃,循脉而上至目内眦,其人肥,则风气不得外泄,则为热中而目黄;人瘦则外泄而寒,则为寒中而泣出。

黄帝内经把“肥贵人”列入“膏粱之疾”。所谓“膏粱之疾”是指长期饮食肥甘厚味食物所引起的疾病。现在俗称“富贵病”、“现代文明病”,常见的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病。

原来美国砖家研究的结果跟黄帝内经上的“中央者”(中原的人)一模一样,老祖宗给出的答案很简练:“导引按蹻”。就是加强体育锻炼,做做体操,练练气功而已。

现在世面流行一种减肥保健品“左旋肉碱”,安全无副,但是不可盲目依赖。“左旋肉碱”正确的使用是必须配合适当的运动,控制饮食。而且这只是治标不治本,一旦停止使用,肥胖依旧。

外国砖家又研究了:全球每年500万人“懒死”。我觉得,除了战争、意外伤害、他杀、自杀之类的非自然死因外,其他所有所谓的“自然死亡”衰老死和疾病死都是懒死的。我比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早5年发布了这个观点 --《扑克(人是懒死的)》。不是我研究的,还是古人早就知道了。

世俗认为人是有生老病死的。佛家不反对,也不赞成,只说明一点,一切生老病死、成住坏空都是有因有果的,都遵循各自铺设的线路而发展。不种“肥”因,绝无“胖”果。想长生不老、长久驻世用佛学理论是可行的。但是为啥没见着长久驻世的“老前辈”呢,那是因为佛教还有一种理论,就是生命现象,只是“我执”产生的幻觉,可以从一种幻化的生命形态转换到另一种幻化的生命形态。坐化飞升,离开“臭皮囊”转换成能量的形式是修行中的驿站。人人最终要成佛,天人合一,与毗卢遮那佛一体,化为整个宇宙。但是“我执”不破除,“我”只是毗卢遮那佛体中的寄生虫或一个细胞而已。

不多说了,愿我们“福”来“胖”走,一生安康!